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她至今铭记在心的一句话将近十年的从教生涯她把教育工作当作一项伟大的工程创新灵活的教法、气氛活跃的课堂让理工科课堂有趣又有料她是同学们眼中最可爱的老师有温暖亲切的声音有极富感染力的笑容她就是学校“青年教学能手”机电工程系教师刘姗姗。
在学生眼里,她知识渊深广博;在同事心中,她永远积极上进。每天早出晚归、行色匆匆地走在来往教学楼的路上,刘姗姗老师平凡而普通。然而,翻开她的个人简历,却有着一串的奖励和荣誉:聊城市高校优秀辅导员、聊城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专家人才库成员、学校青年教学能手、学校十佳辅导员、学校年度先进个人、学校师德标兵、山东省第十届高校青教赛优秀奖、学校第六届“新星杯”教学比赛二等奖、2023年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赛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作为副主编编写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工程力学》1部、指导学生比赛获奖4项,其中国赛三等奖2项,省赛三等奖1项……
成绩与荣誉的背后,凝聚着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教育梦想,更展现了作为一位师者的大爱情怀。
她让理工科课堂有趣又有料
从教十余年来,她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精心打磨每一分钟。《工程经济学》课程往往存在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高阶性难达成的问题。作为工程造价专业的老师,如何让《工程经济学》等理工科类的课程更具吸引力,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刘姗姗用心探索新的教学模式。2020年,她申请并主持了校级教改项目“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的工科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确立了“三维三融”教学育人体系,以“夯基础、拓实践、重创新”为“三维”教学理念引领,践行“学科融合、产学融合、专创融合”的“三融”举措。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这种混合式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刘姗姗老师的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教学风格诙谐幽默,她经常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感受到知识的力量,”2022级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付文鹏这样评价。
《工程经济学》也被批准成为校级一流课程、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为了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刘姗姗申请了《新工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精准评价机制研究与实践》项目,并被确立为山东省“十四五”规划课题。作为项目组成员,她参与了相关教科研课题4项、一流课程建设2门、课程思政课程一门。她积极将教学改革落于实处,始终保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实现最佳学习效果。与此同时,疫情防控期间,为了能顺利开展线上教学,她争分夺秒的尝试各种线上教学软件,设计各种教学流程,精心打磨线上教学,努力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同质等效,并将线上教学经验在系部乃至全校进行分享。在各类省级在线教学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工程经济学》课程的线上教学案例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
她手工制作上百块月饼缓解同学们思乡之情
一名优秀的教师、优秀的学生工作者,最重要的是什么,渊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经验?她认为,更重要的要做到“五心”,即责任心、爱心、细心、恒心以及耐心。“刘姗姗老师课堂上对同学热情也严格,但私下里的她温柔又平易近人,”22级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刘子桉说。从2014年入职以来,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确保第一时间得到最准确的消息,确保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有一次,2014级工程管理本科李依丹同学外出发生车祸,大腿多处骨折,当时已有六个月身孕的她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一直陪着、安抚学生情绪,直到学生家长从外地赶到医院,交代清楚学生状况,她才在凌晨安下心拖着笨重的身体回家。疫情返校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为了缓解同学们的焦虑情绪和思乡之情,她提前购买了原材料在家制作了上百块月饼,赶在中秋节前送到每一位同学手中。
当学生备战研究生考试,有家长反映防疫用品无法邮寄到学校,她自费购买了N95口罩、消毒凝胶等防疫用品,及时送到学生手中,缓解了家长和学生的焦虑情绪,给学生们争取了宝贵的复习时间。
有一名同学在校期间突发家庭变故,家庭状况困难,无心学习,导致学分绩点偏低。刘姗姗老师主动找到这名同学,用心沟通,用情疏导,尽力帮扶。最终,这名同学顺利通过了海南省“三支一扶”考试,成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服务人民群众。
她所带的班级,考研过线率达到30%
为了积极做好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做到班级工作有计划、班风建设有措施,她时时刻刻准确把握班级动态;建立学生家长微信群,实现家校联动;开展各种主题班会,坚持不懈的抓好班风建设;不定期进入课堂查课、听课,抓好学风建设;走访宿舍,与学生交流学习与生活,解决实际困难;作为专业教师,从行业需求、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业规划、职业规则,使学生有目标、有动力。在良好的学风引领下,班级考研过线率达到30%,突破往年最好成绩。其中范琳琳同学取得了403的高分。班级里也涌现出了诸多先进个人,其中,第八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国家级一等奖3人、三等奖5人……2019级工程造价本科班也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校优秀团支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她的师者初心不曾改变岁月如梭,师爱为魂她的师者情怀就像一首动人的诗篇诉说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热爱和执着她也将用一个个十年用实干践行“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用饱含情怀诠释“陪伴成长”的责任担当成为学生知心可靠的引路人。